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正文

古玉最简单的鉴定方法显微镜(鉴定古玉最好的方法有什么)

摘要 您好,今天明明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古玉最简单的鉴定方法显微镜,鉴定古玉最好的方法有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

您好,今天明明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古玉最简单的鉴定方法显微镜,鉴定古玉最好的方法有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工艺痕迹鉴定   谈古玉工艺,主要是古玉加工工艺。

2、其无外有两大方面,其一为清以前至新石器时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动化工艺;其二为近代电动砣具工艺及砂袋、砂箱抛光工艺。

3、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发明手动砣具,抛光用解玉砂、兽皮轮砣、棉、麻布轮砣等,其特点为钻孔多为喇叭状,长孔多为对钻而成,孔为中细,两端大,孔壁可见粗细不等的螺旋纹,且表面光滑。

4、机械孔壁则较规整,留有细密均等的螺旋纹,另外,孔口边缘也可发现硼碴。

5、这是穿孔鉴定重要方法。

6、战国铁器发明以后穿孔则较规整,但孔壁螺旋纹还不同机械孔壁螺旋纹细密均等。

7、新石器时代与商周之时抛光多用解玉砂、兽皮等为之。

8、10倍或20倍放大镜下可观察粗细不均,但较为顺畅的细凹线,间或也有杂乱无章细凹线,区别于机械抛光或仿照古法抛光的细密均等较为平行的细凹线。

9、这种工艺是鉴定古玉真伪的重要方法之一。

10、也是主要鉴定方法,望大家多观察实物,多比较,需强调一点:必须用放大镜才能观察鉴定。

11、   二、氧化鉴定   这也是鉴定古玉极为重要的方法之一。

12、氧化是指玉在各种自然环境下与空气、水及其它物质所产生的化学变化。

13、氧化有三种现象:一是钙化程度轻重不一的鸡骨现象;二是蚀孔、蚀斑现象;三是氧化严重成粉状。

14、从矿物学角度上看玉器,它的质地致密程度是不同的,也夹杂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在长时间的化学作用下质地弱的部分,特别是玉器表面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浸蚀形成的小孔洞,有的口小腹大,在放大镜下可观察到孔内的化学变化形成的闪亮结晶体,这一点是目前任何方法都不能伪造的。

15、再一种有氧化情况较重,通常在玉器表面钙化形成白斑,程度轻重不一,但自然地覆盖在玉器局部或全部,程度轻的,表面仍有光泽,严重的则浸蚀成粉末。

16、重要一点是:玉薄弱部位通常氧化较重,火烧假玉器就不这样。

17、目前用酸类物质浸蚀伪造的玉器,其表面通常呈大面积凸凹不平的浸蚀,蚀孔、蚀斑明显,可以说砣工化尽,这样处理的古玉其蚀孔常常是外大里小,无结晶体,呈斑驳状。

18、此种方法需注意的是,有个别作伪者利用天然氧化成的玉料作成器,这需从加工痕迹上看氧化是否具有普遍性。

19、   三、凝结物鉴定   包浆通常是指玉在各种环境中,由其它物质在玉器表面粘附形成的一种物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壤中可溶性矿物凝结物;二是玉器表面粘附墓土或腐烂杂物;三是传世品上的污垢。

20、这几种物质都很微妙,颜色不一,通常是*多年的对实物观察所得。

21、出土品的包浆是凝结在玉器表面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放大镜下观察也呈斑驳状,有的是矿物质溶化后形成的;有一些是透明状;有的则是墓土。

22、无论哪一种,都十分自然,凝结较实,并伴有墓葬气味,这种气味有的即使刷洗也仍然有,这也是气味辨伪的一个重要方法。

23、假器就不是这样,包浆松散,无墓葬味,无透明矿物质,即使有泥土包浆坚固的,也是胶一类物质所为,一烧、一洗即知。

24、现流行一种把古玉用细铁丝缠上,放入土中数月或数年后取出,红褐土锈可固结在玉上。

25、但古玉很少与铁一类物质共同存放、埋葬,只有一类玉剑具是如此。

26、这样的伪品有的竟然在一些拍卖行出现,并且在玉器上很明显地看出用铁丝缠过的痕迹。

27、真不可思议!   四、艺术水平鉴定   这也是最难仿制的因素。

28、在中国玉器制作工艺史上,每个时期都有特点鲜明的艺术风格,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每个时期既有成熟的艺术,又有不成熟或成长中的艺术。

29、熟悉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玉器工艺水平是鉴定古玉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看一些玉器理论书籍,而且还要多看玉器图录及博物馆、收藏家的实物资料。

30、另外,还要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列宁说:“对任何一个历史问题的研究判断、结论,都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中去考虑。

31、”在古代玉器艺术水平中,成熟的艺术是当今难以仿制的,具体体现为那些艺术水平高的玉器更难仿制,鉴定起来也相对容易,正所谓有形无神。

32、辟如汉代玉人物、马、兽类,特别是圆雕作品,那种圆润、饱满、流畅的线条,迄今仍极难仿制。

33、可以说,愈是技术含量高的大件作品,圆雕作品,器型复杂作品,愈容易鉴定。

34、原因是制作难度大,容易留下破绽;相反,那些器形简单的、艺术含量低的玉器仿制特别容易,鉴定起来更难。

35、   五、沁色鉴定   沁色鉴定重在学习理解古玉长时间在各种存放环境下与所接触的器物之间的颜色变化,实则是实物现象,它所产生的自然质变到色变。

36、我们通常叫“沁色”,如古玉存放于红色漆器内,可能受红色沁,黑漆则可能产生黑色沁,黄土内埋藏,则可能产生黄褐色沁。

37、在强白灯光下观察,沁色通常是在玉的接触部位薄弱或自然解理、绺等部位所产生的。

38、然后沿解理或裂隙部分扩大渗透,严重的可浸透全器,这叫“满浸(沁)”,盘玩之后颜色鲜艳,大多沁色颜色由灰白变红。

39、重要一点是:通常情况下,真品沁色比较单一;颜色较暗,较乱的沁色和鲜艳沁色就值得怀疑了。

40、真品即使玉有解理、裂隙,但不是接触部位,不一定有沁色。

41、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仿造沁色通常为满沁。

42、也有局部沁,特点是沁色较多,火烧伪沁并不一定在玉的薄弱或裂隙处进行的。

43、通过强白灯光下观察可知这一点。

44、但有用高科技沿玉解理或绺处进行激光伪造沁色的。

45、还有一点就是玉的存放环境干燥或玉质致密可以无沁。

46、   六、气味鉴定   此种方法较不易掌握,玉器埋藏环境的不同,气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还有传世味。

47、一般玉器气味以新近出土最为浓烈,熟悉这种气味最好的办法是多嗅老窑陶瓷特别是新近出土的陶瓷气味,尤以战国、汉代陶器为重要,它们的气味与同墓出土的玉器相同。

48、此种方法仅限于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玉器,对于鉴别那些伪造出土古玉特别灵验,它们不仅没有墓葬气味,相反,有种刺鼻的化学气味或单纯的土气味。

49、此种方法要求我们多实践、多对比,才有所收获。

50、但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带有泥土杂物的玉器,不论早晚出土,必须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气其味更大,反之,无味则必假。

51、   古玉辨伪四误区   很多谈古玉鉴定方法,常以下列方法作为主要鉴定方式。

52、根据中国古玉出土的数量以及我们研究的水平,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商至汉的玉器类型学还不完善,我们发现的数量更有限,每一次大量玉器的出土,都有一些新的器型、新的艺术风格、新的类型,所以,下列老生常谈四点鉴定意见充其量,也只能作为参考而已。

53、   (一)、造型辨伪。

54、   有些资料很强调这一点,其实原始艺术出自于民间,历史上所有的玉器的造型,对于现代科技及民间艺人来说,仿制还不算太难。

55、造型及某些艺术风格现在并不能作为辨别真伪的内容。

56、但也存在某些特别精湛的造型的艺术品特别难仿,这就是所说仿品的“有形无神”了。

57、难仿的是艺术水平,而不是造型。

58、   (二)、玉质、玉材辨伪。

59、   其实,玉的质地与真伪并没有直接关系,“千种玛瑙万种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古玉材都十分繁杂,每个时代,玉材都很复杂,《山海记》记载玉的产地有二百多处。

60、只能说明的是:商周至秦汉,重要礼玉多用和田玉材,但也不绝对,也常伴有其它不明产地的玉类出土。

61、特别是近年,高仿古玉基本不用玉粉及俄罗斯、阿富汗白玉。

62、玉材不可用辨伪依据。

63、   (三)、纹饰辨伪。

64、   千万不要一遇到同种纹饰数量较多的玉器即认为是伪器,同一品种,甚至珍贵品种集中出土一批,也在情理之中,有些人眼中的古玉精品好象世间只有一件,只要看见第二件就说这是仿此制做。

65、不要忘记,在商周秦汉数千座王侯贵族墓葬里,我们只由政府发掘了屈指可数的几座完整墓葬。

66、由各种原因出土的玉器大部分还都散存于民间,它基本上是不朽、不腐、不碎的。

67、我们知道:当前古玉的高科技作伪都已利用电脑成像,玉器纹饰并不复杂,都比较容易仿出来,但也有未知新的纹饰玉器出土,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68、所以当前以“纹饰”不能做辨伪依据。

69、    (四)、风格辨伪。

70、   很多人一眼望见形制特殊风格的精品,就不再细看,就不屑一顾地妄断“伪品”。

71、其实,不是形制超越时代局限所为的风格玉器的存在,是可以理解的,它是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东西,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能以先入为主的思想去观察玉器,很多朝代玉器类型学的建立目前还不成成熟。

72、再重复一句:“数千座垄断玉器的王侯贵族墓,我们只发掘屈指可数的几座。

73、由政府所掌握的玉器数量大概还不到古玉总数的千分之一。

74、”这是不可争辨的事实。

75、每次发掘,我们都会看到新风格玉器出土,今后还会发现新的风格玉器作品,当然每个时代,有其特定风格,但这早被作伪者掌握。

76、   其他还有:“以科学发掘为主,颜色辨伪等”均不太适合玉器辨伪方法,仅能作参考而已。

77、另外,无论哪一种鉴定方法,多属于阶段性成果,没有一成不变的自然法则。

78、作伪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鉴伪水平的提高,而作伪的水平会无休止的发展下去,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方法,停留在已掌握的技术水平之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79、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研究,不断地深入市场,深入实践,多摸索,才能长期地提高我们的鉴定水平,不唯经验论。

80、多找几个专家鉴定鉴定找专业的鉴定专家看看报名鉴宝活动。

81、让专家鉴定找专家鉴定,不然肯定被坑最好还是找专家。

82、请专业人员看色泽和     质感 鉴定我建议你找人做,说出来的方法你未必能看懂看色泽和     质感。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